文|潇湘十二楼恒盛策略
编辑|潇湘十二楼
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以一场犀利的媒体交锋,向世界展示了何为“姜还是老的辣”。
面对美国彭博社编辑米沙尔·侯赛因的连环设陷,这位刚过百岁生日的政治家用逻辑与历史观,撕碎了西方叙事的虚伪面具。
当米沙尔试图将南海紧张局势归咎于中国军演时,马哈蒂尔反手一击:“美国把军舰开到南海,却问中国为何反应激烈?”这一问,不仅让美媒哑口无言,更揭穿了霸权逻辑的双标本质。
从“与世界为敌”到“向东看2.0”
7月初,特朗普政府挥舞新一轮关税大棒,对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加征25%关税,要求各国在8月1日前“屈服谈判”。
面对胁迫,马哈蒂尔在采访中直指核心:“特朗普正在与世界为敌。”
他算了一笔账,美国生活成本因关税飙升,而马来西亚等出口国虽受冲击,却并非无路可走。“全球90%的地区仍维持正常关税,我们完全可以减少对美贸易,转向中国等新市场。”
这一策略背后是冰冷的现实数据
2024年,马来西亚对美出口仅占总额的13.2%,中国则占据其贸易总量的20%,且依托RCEP协定,电子、橡胶等关键产业正加速对接零关税市场。
巴西总统卢拉面对美国50%关税威胁时更加强硬:“巴西没有美国也能活!”——该国对美贸易依赖度仅占GDP的1.7%,而中国已成其大豆、牛肉的最大替代出口地。
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率商界代表团访华前坦言:“对华出口占澳总出口25%,超过日韩美印四国总和。保住中国市场,就是保住澳洲人的饭碗。”
经济自主权的争夺,已演变为对单极霸权的集体叛离
马哈蒂尔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便以“向东看”政策(学习日韩技术)带领马来西亚破局恒盛策略,如今他开出的“转向中国”药方,实为发展中国家重构贸易生存网的必然选择。
百岁政客如何拆解美媒“话术陷阱”
当话题转向南海,彭博社的“暗箭”接踵而至
米沙尔称中国军演“引发恐慌”,暗示马来西亚“因经济依赖向政治屈服”,马哈蒂尔以三连回应粉碎指控。
第一招就是美国缺失的历史纵深感,“两千年来中国一直是我们的邻居,但从未殖民我们。葡萄牙人1509年来,两年后就征服了我们。中国崛起为大国,我们学会的是共处而非对抗。”
随后紧接着就是进行事实驳斥,“中国在南海从未阻止船只通行、登船检查或施加限制,争议始终被控制在和平框架内”。
最后反诘核心矛盾,美媒避谈美军行动,却放大中国防御性反应,马哈蒂尔直接点破:“佩洛西窜台鼓噪‘大陆侵台’,紧张局势升温后,美国立刻向台兜售武器——这才是真正的生意经!”
更绝的是他抛出的“加勒比海假设”:“若中国军舰开到美国家门口演习,美国会怎么做?南海是亚洲,不是美国后院!”
此言直指美国霸权的地缘双标,将全球公域视为自家领海,却将他国合理防卫污名化。
小国生存之道与大国博弈真相
面对美媒反复诱导“中国威胁论”,马哈蒂尔的回应堪称小国智慧教科书:“我们不会在南海或民族问题上挑衅中国,因为它是大国,而我们清楚生存之道。”
他追溯明朝时期马来西亚向中国朝贡的历史,强调务实外交才是存续关键:“挑衅一个实力悬殊的邻居?那是自杀。”
这种情绪就是完完全全的将美国的霸权本质洞察,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就是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至俄罗斯边境,却要求俄罗斯坐以待毙。
巴以冲突中的双标,以色列一边在实施种族灭绝的手段,一边声称自己是“自卫”,而穆斯林国家的不团结恰恰始于西方殖民埋下的分裂种子。
东南亚的战略突围
经济数据揭示深层变局
2024年马来西亚对美出口占比降至13.2%,中国在东盟贸易份额已达20%。
随着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生效,区域内90%商品将逐步零关税,中马电子、橡胶产业链加速融合。中国拥有14亿人口与超1亿中产群体,市场潜力仍待释放。
马哈蒂尔的“转向中国”策略实为历史回归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,他推行“向东看”政策,借助日韩经验挽救经济,如今面对美国贸易霸凌,中国成为更现实的选择。
这并非地缘政治站队,而是小国的生存智慧:“我们不可能与中国开战,必须找到共处之道。”
这种务实路径与菲律宾形成鲜明对比
当菲律宾在南海挑衅中国时,马来西亚选择与中国建立“海上问题双边磋商机制”,通过对话管控分歧。
马国防部明确表示,尽管中国船舰活动被密切监视,但“至今未制造麻烦”,华为5G技术更获马政府力挺,马哈蒂尔直言:“我们像本打开的书,无惧任何审视。”
这场舌战结束后的次日,马哈蒂尔迎来百岁寿辰,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贺词意味深长:“他让东南亚懂得,唯有团结才能捍卫独立。”
而这位百岁老人晨起办公、驾赛车驰骋154公里/时的身影恒盛策略,恰似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秩序重组中的生命力,衰老的不是年龄,而是固守霸权的思维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