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墨念泸深投
回到民国,遇见的才子佳人简直不胜枚举。不说才子只看佳人,那也应接不暇。
首先映入眼帘的当属“四大美女”林徽因、陆小曼、周旋和阮玲玉,她们分别被冠以“民国女神”、“校园皇后”、“金嗓子”和“默片影星”之名。即使你没有看见她们的花容月貌,但是听其芳名直叫无数英雄竞折腰,那是多么温文尔雅又让人想入非非的名字啊!可是紧跟后面而来的另位大美女,因父亲为其取了一个太过高雅的名字,差点被人们遗忘,幸遇一位好校长,将其姓名改得土到尘埃里,俗不可耐。真的没想到,改了名字的她却一举成名。
她就是昔日上海滩十大美人之一的王人美。
图片注:《风云儿女》剧照,(左:陆露明,右:王人美)陆露明饰演的女友与王人美饰演的阿凤,摄于1935年。
一、但凡书香之家,孩子取名都不可能太俗
1914年12月24日,湘潇大地被薄霜覆盖,枯草叶上凝结的冰清玉露如银色铠甲,在阳光折射下发出碎钻般的光芒。公园里如火的枫红和湖边尚未褪尽的柳黄交相辉映,匆匆前行的路人呼出圈圈白雾,顺着嘴角上扬,忽而飘向路边梧桐残叶的缝隙里,再也寻她不见。虽是初冬,阳光依然从树梢的秃枝上斜射下来,把长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染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。
此时,湖南师范大学王正枢教员家里有一女婴呱呱坠地。
王教员自身学识渊博,今又喜得爱女,连忙引经据典,翻阅四书五经,为女儿取名寓意高雅的“庶熙”二字。“庶熙”出自《尚书·尧典》中“允厘百工,庶绩咸熙”。父亲希望女儿长大后,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他人,无论从事何种事业都能兴盛繁荣。
庶熙出生后,在父母的悉心抚养下含着金钥匙成长,谁知天有不测风云,慈母在她7岁时病逝。随后,最疼爱她的父亲也在五年后离世。父母的相继离世,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生活支柱。为了生计,13岁的小庶熙跟着哥哥们来到上海谋生。
(以下为一组民国服饰图片)
二、庶熙人美歌甜泸深投,就是名字过于高雅
来到上海后,王庶熙由于天生丽质,聪明伶俐,便被上海美美女校录取学习歌舞。在那个战乱不断飘忽不定的年月里,学校为了生存不得不成立“中华歌舞团”。
王庶熙越长越美,人见人爱,如出水芙蓉般亭亭玉立,特别是莞尔一笑,更有沉鱼落雁之美,这便引起校长黎锦晖高度关注,他打算重点培养这个甜美可爱的女孩。
刚要呼唤她的名字,却又眉头紧皱,觉得“庶熙”这个名字太过高雅,让人望而生畏,有种无法靠近之感。作为演员,充其量就是一位艺人,如何让人呼之欲出,在观众中能响开名气朗朗上口最为重要,如“低音皇后”白光,“京剧大师”梅兰芳等等。
想到这里,黎校长便走到王庶熙面前,建议她改一改名字,改得越俗越好,越土越好,越容易记忆越好。王庶熙嫣然一笑便低下头去,改名字就改名字,纵观古今中外,哪位艺人不是有个响当当的艺名呢?可是自己初来乍到上海,人生地不熟的,什么名字才适合自己呢?
思前想后,她羞答答地抬起头,望着黎校长说:“校长言之有理,小女子才疏学浅,不知什么名字适合自己,您就帮我起一个吧。”校长一听她乐意改名,哈哈大笑道:“你的哥哥都是‘人’字辈,你人又长得那么美,干脆就叫‘王人美’吧”。王庶熙听了连连点头,她采纳了校长的建议,从此改名为王人美。
说来也巧,王人美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,恰好符合‘人’字辈的王家族谱,她的几位哥哥分别是王人路、王人艺、王人旋等。校长为其取名王人美,也是希望她能打破女孩不入辈的封建习俗,在演艺事业上闯出一片美好的蓝天。
确实,改名后的王人美演艺之路越走越顺,她在歌舞团里迅速走红,成为团里的台柱子,成为上海滩“四大天王”之首。
三、王人美从影,事业辉煌腾达感情却坎坎坷坷
1930年,17岁的王人美风华绝代,犹如一曲清歌温婉动人,摄人魂魄,她的一颦一笑如春花般绽放,洋溢着勃勃生机。因此,她被电影《空谷声》导演看中,应约参演,那便是她的电影处女作。不久,她便加入了上海联华影业公司。
1931年,王人美与金焰、紫罗兰等明星一起主演爱情电影《银汉双星》,受到观众一致好评。
1932年,王人美因主演《野玫瑰》中女主角一炮走红,成为国际巨星。此后,她又先后主演了《渔光曲》、《风云儿女》、《长空万里》、《关不住的春光》等多部电影。然而,世事捉弄人,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她的感情生活一帆风顺,上天真的为其打开一扇门又随手为她关上一扇窗。就在拍摄电影《野玫瑰》时,情窦初开的王人美和男主角金焰因戏生情,擦出了爱情火花,走进了婚姻殿堂。但是,好景不长,因为战乱和聚少离多等原因,再加之两人三观不一致,性格不合,终于撑到1945年便分道扬镳了。
“十年之后,我们是朋友,还可以问候,只是那种温柔,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......”这首迟来的歌曲,就是离婚后王人美独自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十年之后,王人美遇见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位丈夫——著名画家叶浅予。
1966年,正当王人美的感情生活相对稳定时,各种流言蜚语便一股脑地向她袭来,实在分身无术,满身是嘴也难以澄清这乌七八糟的尘世,一度患上了精神分裂症。好歹家人和朋友都相信她,支持她,照顾她,一段时间后她又康复了。哪知上天也妒美,刮起了长达十年的特殊风暴,她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,精神病再次复发。在这十年中,她的精神病反复发作,直到1979年,王人美才获得平反与自由。
1987年4月12日,王人美的人生走到了终点站,在北京香消玉殒,享年73岁。2005年,恰逢中国电影100周年华诞,王人美当之无愧的被评为“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”。2011年,王人美亲手创作的自传《我的成名与不幸》出版发行。
文章到此理应落笔,但是从王人美改名这件事,足以证明姓名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,不是越文雅越好,也不是越土越好,它既是一个人的名片,又是一个人的广告招牌,听其名如见其人,要因人而异。纵观王人美的一生,名字虽好,但是充满了诸多不幸与波折。还好,她在演艺事业上大放异彩,永载史册;在那艰难岁月里,她孤身前行,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夜空,让后人铭记于心,世代传承。
——《写乎》《作家荟》关于稿酬的启事:
1、2025年1月1日起,文章采用后,公众号最低阅读量≥200,稿酬5元;一个月内(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),在公众号阅读量≥500的,稿酬10元;阅读量≥1000的,稿酬15元;阅读量≥1500的,稿酬20元;阅读量≥2000以上的,稿酬30元。
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总额,5元以上者70%发放给作者,5元以下者不发放作者,留作平台经费。
2、稿酬和赞赏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发放当月稿酬。
3、要求原创首发作品,非原创首发请勿投寄。
4、《作家荟》(散文诗歌类)投稿邮箱:125926681@qq.com;《写乎》(历史文化类)投稿邮箱:499020910@qq.com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