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许云辉易倍策略
东汉末年某月初一,“月旦评”盛会在汝南郡平舆(今河南省平舆县)清河岛如期举行。
“月旦评”为名士许劭(字子将)与堂兄许靖(字文休)二人首创、旨在品评褒贬当世人物的一项活动。在当时特殊社会背景下,许氏兄弟对被评人的评语,俨然成为官府征辟的重要依据。许劭的点评客观中肯,犹如金口玉言,恰似盖棺定论,使“所称如龙之生,所贬如堕于渊。”因此,每逢初一,天下名士便如过江之鲫齐聚“月旦评”举办地,翘首期待许氏兄弟点评。
一个““姿貌短小”却霸气侧漏的男子率先冲到台下,大呼小叫:“请问二位先生,我是何等样人?”
此人“少机警,有权数”,但“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”,虽籍籍无名,却被南阳名士何颙与太尉乔玄视为天造之才。何颙初见此人便感叹:“汉家将亡,安天下者,必此人也!”乔玄当面夸赞他:“天下即将大乱,非经天纬地人才难以安邦济世!能平定汉室江山者,必定就是您!可惜现在‘君未有名’,您应该去恳请许子将点评!”因此,此人备足厚礼,迫不及待请求许劭兄弟点评。
许靖微笑捻须,摇头不语。许劭紧蹙眉头,缓缓定性:“子,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!”
此人心满意足,“大喜而去。”
他便是曹操。
许劭点评人物,就是这般精准。
(一) 进善黜恶
许劭年少时刻苦攻读经史,“雅好三史(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《东观汉记》。”他敬慕前辈品学兼优贤人易倍策略,尤其注重名节,与哥哥许虔被“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。”族亲许相“以能谄事宦官”而官至司徒并封侯,族人趋之若鹜进京投靠,视许栩颜色行事,争相贿赂求官。许相多次放低身段邀请许劭进京,许劭“恶其薄行”,始终严词拒绝。
许劭自小养成敏锐嗅觉和品评人物的特长,“善与人论臧否之谈。”他评判人物,言简意赅一语中的,“特有知人之鉴。”他曾高度评赞出身微贱但品德高尚的樊子昭与虞永贤等六人,使六人脱胎换骨跻身名士之列,被称为“六贤”。
荀靖(字叔慈)与弟弟荀爽(字慈明)均“以才显于当时”,有人请许劭点评“爽与靖孰贤?”许劭认为二者平分秋色:“二人皆玉也。慈明外朗,叔慈内润。”闻者莫不叹服。许多品质名声“中流之士”,或在困顿窘迫之时被许劭举荐,或在童年时便崭露头角受到许劭点赞而成名。经许劭好评最终显赫一时且品德高尚的贤士,“不可殚记。”
因此,许劭年仅十八时,便被“高才远识”的名士谢子微当面点赞为“希世出众之伟人。”
名士徐球出任汝南太守后,“闻劭高名”,诚辟许劭为功曹(主管考察记录官员业绩的太守佐吏)。许劭久闻“球亦名士”,惺惺相惜,又仰慕徐球“立朝正色,称扬后进,惟恐不及”美名,欣然接受邀请。
汝南府大小官员得知许劭深受太守器重,即将成为督查他们言行的同事,个个提心吊胆小心行事,人人改头换面谨言慎行。 许劭在任上大力褒奖忠义之士、“进善黜恶”、公正评判、移风易俗,“为众所服”。他协助太守将汝南府治理成高洁义士齐聚府衙、贪腐官吏无处藏身之地。
汝南郡著名“公族豪侠”袁绍在濮阳县令职位上大捞一把后弃官归家,率众多宾客家属,驾着满载财物的车队,浩浩荡荡进入汝南郡前,竟然遣散所有宾客。宾客询问缘由,袁绍苦笑道:“许子将律法清正,品格高洁。我这等车马装束气派,如果被他发现,岂非自投罗网!”最后,袁绍“以单车归家。”
(二)逃离徐州
许劭贤名远播,接连收到上至朝廷下到州府相关部门征召,他“皆不就”,认为朝廷小人得志,“王室将乱”,为保全一家老幼,他举家“避乱江南”,一路南下到达广陵郡。
在徐州,许劭受到徐州牧陶谦的盛情款待,“礼之甚厚。”当时,徐州“百姓殷盛,谷实甚丰”,堪称许劭这类流浪者的天堂。但许劭敏锐察觉陶谦招纳贤士纯属叶公好龙,“外好声名,内非其真”,随着徐州粮食供应日渐紧张和“小人在侧”挑拨离间,现在虽然热情招待自己,不久必定原形毕露。因此,他谢绝陶谦挽留,“乃渡江投刘繇。”
许劭敏锐的嗅觉使自己逃过一劫。陶谦其后果然撕下伪装,背离道义且肆意妄为,先疏远以忠直著名的名士赵昱易倍策略,亲重曹宏等“谗慝小人”,继而明目张胆大肆搜捕寄寓徐州的各地名士,甚至挥舞屠刀,“良善多被其害”,将好端端的徐州变成战乱之地。
(三)病逝豫章
扬州牧刘繇率“众数万人”驻扎曲阿(今江苏省丹阳市),收纳被曹操击败的下邳相笮融与被陶谦逼走的彭城相薛礼,共同抗拒盘踞淮南野心勃勃的袁术。当时“中国丧乱,士友多南奔。”刘繇盛情“携接收养”他们,与他们同甘共苦,“甚得名称。”
胸怀大志屈事袁术的孙策略施小计回归江东,重振旗鼓攻打刘繇。孙策所向披靡,势如破竹连续击败笮融与薛礼等多部。刘繇损兵折将,斗志全无,带上许劭等名士“弃军遁逃”,打算前往会稽郡。
许劭深思熟路劝阻:“会稽郡富裕殷实,早已成为孙策垂涎之地。且位置偏僻濒海,不宜前往。在下以为,豫章(今江西南昌)
‘北连豫壤,西接荆州’,您若在此地收合吏民,派遣使者向朝廷贡献,便可与占据兖州的曹孟德互通消息。虽有袁公路阻隔在豫章与兖州之间,但‘其人豺狼,不能久也!’足下身受王命,曹孟德与刘景升必定会出手相助。所以,在下建议改道豫章。”刘繇欣然接受,率部溯江南下。
刘繇驻屯彭泽时,突然接到朝廷委派的新任豫章太守朱皓的求助信。原来,豫章太守周术病逝后,刘表任命诸葛玄担任豫章太守,以南昌为治所。而“汉朝闻周术死”,空降朱皓替代诸葛玄。朱皓孤掌难鸣,恳请刘繇出兵讨伐诸葛玄。刘繇派笮融率部攻击南昌,诸葛玄不敌,“退屯西城”,朱皓顺利进入南昌,名正言顺成为新太守。
许劭对笮融为人十分清楚,在刘繇做出“使(窄)融助(朱)皓讨刘表所用太守诸葛玄”决定后,提醒刘繇:“笮融是个为达到目的而‘不顾命名义者’,朱皓‘善推诚以信人’,您应该提醒他严防笮融。”
刘繇起初不以为然,直到得知笮融进入南昌后“果诈杀(朱)皓”自封代理太守消息后,才追悔莫及,率部讨伐笮融。因仓促出兵,反而“为融所破。”许劭建议刘繇召集所属各县人马,再次攻打南昌。笮融“败走入山,为民所杀。”
许劭随刘繇入驻南昌,才过上几天安定日子,便因水土不服染病不起而病逝,“时年四十六。”
(四)分道扬镳
与袁绍盛赞“许子将秉持清格”相反,蒋济因许劭称赞樊子昭而压制堂兄许靖而指责““许子将褒贬不平。”
樊子昭出身低微,“年十五六,为县小吏”。许劭慧眼识珠,当面点赞其为:“汝南第三士也!”而与堂兄,许劭却“私情不协。”他被征辟为汝南郡功曹后,唯恐太守将许靖打包征辟入府,遂利用职权大力排斥许靖,堵塞其入府通道,使他始终未被太守录用。许靖因此一度贫困潦倒,只能替人赶马磨粮为生。
直至新汝南太守到任,许靖才咸鱼翻身被征召,并以此为台阶最终进入尚书台,成为掌管官员选用的朝廷高官。董卓进京后,许靖逃往江南,与许劭“俱避地江东。”弟兄异地相见,本当分外亲热。许劭却视其为眼中钉,时常见面就掐。一日,两人因某事争得面红耳赤,居然在吴郡太守许贡面前大打出手。
许靖宅心仁厚,避难江南期间,收养抚恤亲族乡邻,悉心照料并全力接济他们,“每有患急,常先人后已。”在逃难途中,他将所有追随者送上船,自己最后离开,“当时见者莫不叹息。”流落五岭期间,他给曹操写信,规谏曹操:“足下扶危持倾,为国柱石......自古及今,人臣之尊未有及足下者也。”他希望曹操选贤任能“以宁社稷,以济下民”,恳请曹操“为国自重,为民自爱!”拳拳忧国忧民之心,跃然纸上。
许靖先接受益州牧刘璋征召任蜀郡太守,投靠刘备后,担任左将军长史。他与马超等十余人上劝进表,拥立刘备为汉中王。刘备进位汉中王后,投桃报李拜许靖为太傅。“曹丕篡弑,湮灭汉室”后,许靖携诸葛亮等上言劝刘备称帝。刘备半推半就,“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”,任命“以诸葛亮为丞相,许靖为司徒。”次年,许靖病逝,享年七十余岁。
许劭与许靖“私情不胁”的原因,大概率因为“月旦评”。“月旦评”被公认为许是许劭与许靖联袂推出的著名品牌。但在史料中,基本是许劭点评人物的记录,找不到许靖对某个人物的评语。由此推测,许靖出名,大概率是沾了许劭的光。又或者,二人犹似相声中的逗哏与捧哏,一逗一捧分工明确。因此,许劭心安理得归功于己,而将许靖视为可有可无的搭档。
许靖被法正评价为“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,许靖是也!”许劭若泉下有知,必定喝彩:“说得好!许文休正是这等浪得虚名却无真德实才之流!”然而,考校对比许劭与许靖生平,不难看出,许劭这双识人的慧眼在直视许靖时并非失灵,而是充满妒忌色彩!
识人,未必识自己!古今亦然!
作者简介:许云辉,男,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,且于同月入职杏坛,2022年10月退休。曾出版专著两部,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百万余字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